,她则懒得这些小动作,吃完菜团后,就放臣们直接回家。
等回到西雍时,温晏然随意问了一句:“今日祭祀时,朕看温祭酒似乎颇为憔悴。”
池仪回禀:“温祭酒正在与卢博士、褚博士两人研究教材编纂之事。”她乃市监左丞,对城动态向来把握到位。
温晏然微微扬眉。
她倒是没看来,温继善此人居然如此勤勉,连过年期间都这般勤于公务。
温晏然打算走一条功在千秋,害在当代的路,也是想借学校设置的事,降低一自己在士族那边的好度,于是:“让温祭酒先呈一份初稿上来,让朕看看他们得如何。”
温继善受命之后,拉着褚岁跟卢中茂一块,战战兢兢地写好了奏章,他们目前的打算是,将教材定为经典、律法、农书以及杂学四类。
温晏然看过后,又召温继善,让他把教材尽量往简单里改。
温继善:“……”
虽然并不是特别明白天的打算,但上司似乎也瞧了他的驽钝,将后续工作安排提得十分到位——首先是将杂学改理学,至于另外三门,首先那些经典著作不用本本都学,只要摘取一些微言大义的篇章行教习就可以,至于律法,也尽量往简单里教,农书更要因地制宜。
照大周编纂图书的惯例,有才之士恨不能把所有知识统统汇总到一本书里,然而天却是让他们削减再削减。
卢中茂得知此事后,沉思了一段时间,随即:“卢某大约明白了天的打算。”
第125章
皇帝其实只了两件事:调整科目名称,以及削减科目容。卢中茂想,学科这东西也是要靠卖相的,如果当真把利建筑等学科归拢在一起叫杂学的话,当先的一个“杂”字就会拦住许多有心研究之人的脚步,天特地将杂学改为理学,初看似乎没有理,但越是会,越是觉得此名甚好,仅仅一个“理”字,便大有衡量天地的恢弘意蕴。
——要是知卢中茂的想法,温晏然大约会声明,将杂学改成理学跟她的知识素养无关,纯粹是为了延续穿越前的命名习惯。
除此之外,大幅度简学习容,也方便了普通人门,如今只有士族才能到以经学传家,其中常有敝帚自珍之辈,就算族没有合适传人,也绝不肯将家传经典授予地位卑之人。如今朝廷只对那些黔首行浅的教育,并不影响这些大族在知识上的垄断力,推行起来的阻力自然也会小一。
温继善了额上的汗:“陛召某时,特地嘱咐,乡学所用书籍总页数不可超过十张,最好两三张纸便能写完。”
他的想法,少到这地步,已经不算简,而是纯粹的简了,就算那些乡学生把纸上的字都背熟,那又能学什么本事来?